您现在的位置:  >> 桃的价值 >> 正文

庚续初心12以桃花源记为例浅析对统编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2-8-25 18:00:52
好的白癜风医院 https://wapyyk.39.net/bj/zhuanke/89ac7.html

知乃行之始也

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,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。“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”是统编教材的编写亮点之一。在教学中,我们也能感受到统编教材对古诗文的重视。

一、由易到难的学习梯度

统编教材中七至九年级文言文的编排,有利于学段衔接,体现出由易到难的渐进体系。七年级多是篇幅短小、故事性趣味性强的文言文。如《杞人忧天》《咏雪》,这些大多只要求“反复诵读”“借助注释,把握课文大意”。八年级则要求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、虚词。九年级则变为体会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,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。依据统编教材文言文学习要求,我在《桃花源记》的教学中,设置如下教学目标:

1.反复诵读课文,积累常用文言词语,疏通文意。

2.品味文章语言,感受桃花源的美、乐、奇。

3.结合时代背景,理解作者的桃源理想。

二、“人文主题”与“语文要素”双线组织单元

文言文的语文要素,在统编教材中主要体现在预习提示和单元导读部分。八年级下册三单元的“单元导读”“预习提示”中都要求借助注释,感知文章大意。反复诵读,领会诗文丰富的内涵。因此多层次朗读成为了本课教学重点之一,力求学生在诵读中,感受到渔人发现桃花林时的惊奇,体会桃花源人听闻渔人所言时的叹惋和对桃花源无人能寻,无处可寻的诧异或惋惜。

其次,学习文言文,最终目的是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统编教材这一点渗透于积累拓展中。例如八年级下册的《桃花源记》,作者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时结合逼真的现实。如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路径,真切具体,似乎有迹可寻。渔人离开的时候“处处志之”,所经所历也是真实可感。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块乐土,欣然寻访,没有成功,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。虚实结合的写法,使本文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。以虚讽实,更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。通过积累拓展,我将《桃花源诗》和课文进行联读,探求作者的社会理想。

三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

由于时代变化和作者认识的局限性,部分课文的思想文化和价值取向,可能与当今社会不符,所以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,明晰不同文章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新意义。统编教材的“思考探究”和“积累拓展”体现对其的重视。《卖油翁》: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壶里灌油吗?好箭法真的只是“手熟”而已吗?研读教材后,我利用文本资源,结合当今时代背景,对桃花源人的隐居避世的行为进行讨论,以此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。杨澜曾说过:“学习是唯一一件永远不会让人后悔的是事情。”希望自己在这条洒满阳光的路上,边实践,边思考,边欣赏,边成长。

教师简介

教师杜娟娟,东胜一中西校区,年入职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kvwnh.com/tdjz/15406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Copyright © 2012-2020 桃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